甘肃省依托丰富的历史、人文、民族、自然等资源,大力发展古色、绿色、红色、特色等彩色旅游产业,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加快兰州黄河风情线、敦煌莫高窟—月牙泉、崆峒山、嘉峪关、麦积山、张掖丹霞、金色大道—马踏飞燕等20个大景区建设,在市(州)布局建成30个精品景区,在县(市、区)布局建成50个特色景区。突出河西丝绸之路、陇东南祭祖圣地及养生保健、陇中黄河风情民族特色旅游三大品牌,打造华夏寻根线、中医药养生线、红色旅游线等主题线路,建设华夏祖脉旅游圈等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。提升兰州、酒泉、天水、张掖、武威、平凉、嘉峪关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发展水平,加快建设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、河西走廊文化生态保护区、陇东南文化历史区、兰州都市现代文化产业区,推动临夏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、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等发展,壮大伏羲文化旅游产业,支持区域文化旅游联盟发展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,按照“一带三区十三板块”的总体布局,坚持保护祖业、推动事业、发展产业并举,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大力发展文化产业,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
定西市以建设陇中特色文化旅游大市为目标,围绕自然生态和特色文化两大主线,实施文化旅游产业提升工程,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规划建设中部文化旅游开发示范带、洮河风情旅游专线,实施文化旅游市场主体培育、重大项目建设、产业园区提升、旅游设施完善、人才队伍培养、产品创意开发、节会展览交流等七大工程,引导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。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“1413”工程建设,加大对新兴网络文化、影视文化的规划和投入;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,培育新型文化业态;加强文化遗产保护,振兴传统工艺,健全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,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非遗项目,新建临洮傩文化保护研究基地、通渭小曲和皮影戏演练厅及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,实施漳县汪氏家族墓地等古文化遗址、古建筑保护开发工程13个,促进遗产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利用。
表 当前较高等级的景区、国家保护地一览
目前该地旅游禀赋一般或仍处于初级开发阶段,目前尚无等级较高的旅游吸引物。WIS尚未收录此地的旅游资源。请尝试切换其他地区再试。此次操作您的积分没有被扣除。
宜根据《旅游资源分类、调查与评价》(GB∕T 18972-2017),按"观赏游憩使用价值"、"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"、"珍稀奇特程度"、"规模、丰度与几率"、"完整性"等5项评价因子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。当前,WIS仅对资源的评级并不准确,只做建议如下,具体分级还请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修改(WIS评价值普遍偏高):
表 旅游资源评级建议
注意:以上评级中可能出现重复,请注意核实。
向您推荐以下旅游资源调查报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