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区位
所分析地址位于:广东省广州市。 新黄埔区辖区为原黄埔区、萝岗区的行政区域。 原黄埔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,介于__3°2_′3_″—__3°2_′__″,北纬23°2′2_″—23°_′__″之间。东至东江与东莞市麻涌镇相望,东北部与增城区新塘镇接壤,南部临珠江与番禺区相邻,西部与天河区珠吉街相连,北部大田山麓与原萝岗区萝岗街毗邻。 原萝岗区位于广州市东部,介于东经__3°23′3_″—__3°36′2″,北纬23°0_′__″—23°24′__″。与白云区、天河区、原黄埔区、增城区和从化区五个行政区交界,与东莞市和广州市番禺区隔江相望。


经济区位





气候条件
黄埔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热源丰富,无霜期长,雨量充沛。
日照黄埔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,纬度较低,太阳辐射角度较大,太阳年辐射热量_06._千卡/平方厘米,年平均日照射时数__06小时,日照率43%,热量资源丰富,有利于热带亚热带农林作物生长。
气温黄埔区具有夏长冬短,终年温暖,偶有奇寒,无霜期长,四季宜耕的特点。年平均温度为2_℃,最冷月_月份平均为_3.3℃,最热月_月份平均为28.4℃,气温年际变化很少,气温年较差为__._℃,日.均≥_0℃的年积温____.3℃,持续日数3_0天,如以候均温≤_0℃为冬季,大于22℃为夏季,黄埔地区夏季长达__4天(4月__日至_0月2_日),小于_0℃的日数每年有40多天。冬季强寒潮南下会引起急剧降温,出现低温霜冻天气。小于_℃每年有2—8天,极端最低温可达0℃。典型亚热带作物要注意防寒。夏季虽然气温较高,但因地处珠江口,受海风调节,也没有酷暑。
雨量全区年降雨量_6_4毫米,主要集中在4—_月,这6个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2%。4—6月为前汛期,主要是锋面雨;_—_月为后汛期,主要是对流降雨和台风雨。以日雨量≥30毫米为雨季,雨季长达200天。降雨充沛,雨热同期,对水稻、甘蔗等喜温需水量大的作物生长十分有利。年际各季雨量是:夏雨占雨量的4_%—_0%,春雨占26%—?34%,秋雨占_6%—20%,冬雨占_%—8%。旱季4个月(_0—_月)。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匀,引起夏洪涝和春秋干旱灾害。
表 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


图表 年平均气温变化

图表 2017年风向风力玫瑰图
【图表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上的历年天气预报数据,与当地气象部门统计数据可能有所不同。】
生态区位
根据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》及各省市、自治区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图,从图上研判:抱歉,本地区暂无功能区相关信息被收录。


注意:因禁止开发区域是动态变化的,且范围较难以界定,本工具暂不提供对禁止开发区域的鉴别。请结合当地实际材料,分析其是否位于禁止开发区域。
文旅区位
交通区位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