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区位
所分析地址位于:福建省三明市。 梅列区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、三明市西北部。东北与沙县接壤,西北与明溪县毗邻,南连三元区,介于东经___°28′—___°48′,北纬26°_2´′—26°2_′之间。东西长约3_._千米,区域面积3_3.8平方千米。


经济区位





气候条件
梅列区地处沿海内陆山区,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,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兼备的特色。境内气候总特征是:气候温暖湿润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。夏季多东风炎热多雨,冬季多东北风寒冷干燥。年蒸发量___2.3毫米,无霜期30_天。
春季(3—6月),气温回升,降水明显增加,春雨开始。春雨一般3月初开始,4月底结束。
夏季(_—_月),初夏,气温明显升高,地面明显增热,一旦冷空气侵入,往往造成强降水。盛夏,日均气温在2_℃以上,天气炎热,对流发展旺盛,常有局地雷阵雨天气。
秋季(_0—__月),天气逐渐转凉,多天气晴朗,温度适中。
冬季(_2—2月),盛行偏北风,气温低,湿度小,多晴冷有霜天气,雨量少。
气温
梅列区以市区为中心、沙溪沿岸为高温区,其他山地为低温区。月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大体一致。年平均气温年季变化较稳定,年平均气温__.4℃,年平均最高气温20.4℃,年平均最低气温_8._℃。_月最热,平均气温达28.2℃,最高2_.8℃;_月最冷,平均气温_._℃,最低6._℃。日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下午_3—_4时,日最低气温出现在早晨_—_时。日温差即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,夏半年大于冬半年,以_月最大,达__._℃。
梅列区年极端最高气温历年大都超过3_℃,____年—2006年极端最高气温4_.4℃,年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_月份,个别年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或_月。年极端最低气温为—_.8℃。若将日最高气温大于3_℃定为高温日,梅列区高温日全年平均日数可达3_日,大多集中在_、8月,占全年的__%。若以日最低气温≤0℃为低温日,梅列区一般在_2月下旬才出现,全年平均总天数有_0天,最多年份达2_天,一年中以_月份最多,约占全年总天数的一半。
降水
梅列区年平均雨量_6_6.3毫米,3—_月是多雨季节,3—4月为前汛期,_—6月为主汛期,_0—2月为少雨季节。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:沙溪沿岸,河谷地带降水较少,山地降水较多。
梅列区降水量各月分配不均匀,以3—6月的雨季为多,约占全年的__%,_0—_月的平均降水量在_0毫米以下,3—6月的平均降水量大于200毫米。各年的变化也很大,年平均降水量是_6_6.3毫米,少雨年份仅_0_0毫米,多雨年则可超过22_0毫米,相差_200毫米。
梅列区年平均雨日(≥0._毫米为雨日)为_63天,但各年雨日相差很大,最多年雨日达__4天,最少年雨日只有_28天,相差66天。雨日在一年之中各月变化很大,3—6月最多,平均雨日均在__天以上,_—8月雨日逐渐减少,但受台风外围影响,雨日又有明显增加。随着量级的增大,雨日较少,以≥0._毫米到≥_0.0毫米的雨日减少显著,≥0._毫米的雨日为_63天,其中≥_0.0毫米仅_2天,4—6月雨日、雨量均为全年之冠,降水强度大的雨日集中该时期,尤以6月为多,≥_0.0毫米的雨日6.8天;≥2_.0毫米的雨日2._天;≥_0.0毫米的雨日_.0天,因此6月份发生洪涝的概率较大。
日照
梅列区全年可照时数为4423.2小时,闰年为4434._小时。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_63_.4小时,占可照时数的3_%,年最多实照时数长达208_._小时,占年可照时数的4_%,而最少实照时数仅_2_8._小时,仅占可照时数的2_%。
一年中实照时数的季节变化很明显,以_、8月的实照时数最多,_月达230._小时,8月达20_.8小时,日照百分率(实照时数和可照时数的百分比)达_0%。而__月—6月实照时数出现全年最小值,实照时数均在__0小时以下,其日照百分率在40%以下,以2月最短,仅__._小时。日照时数的这种分布规律是因为_—_月间多晴天,云雾少,雨日少,故日照百分率大,而_2—6月多云雨天气,冬季梅列区又多雾,致使日照减少。
表 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


图表 年平均气温变化

图表 2017年风向风力玫瑰图
【图表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上的历年天气预报数据,与当地气象部门统计数据可能有所不同。】
生态区位
根据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》及各省市、自治区发布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图,从图上研判:抱歉,本地区暂无功能区相关信息被收录。


注意:因禁止开发区域是动态变化的,且范围较难以界定,本工具暂不提供对禁止开发区域的鉴别。请结合当地实际材料,分析其是否位于禁止开发区域。
文旅区位
交通区位
